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解開"台語有音無字"之結

本文主張語言文字,就時間來講,古時有音無字者多,因為音先於字。就空間來講,無論東西洋,凡以表音文字寫出者,任何聲音都可描寫得淋漓盡致,包含漢字當中的假借字。台語是漢語,用以記錄有幾千年歷史的漢字,照理應無「有音無字」的問題。然而,因台語吸收不少土著方言,故導致有音無字。其實,有音無字非僅台語獨有的現象,故「我手寫我口」永遠是一個理想。(文/陳金順)

基本資訊

  • 作者
    作者: 許成章
  • 日期
    日期時間:
  • 典藏機關
    典藏單位: 國立臺灣文學館
  • 地名
    地點類型: 不詳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