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《長恨歌》恨歸何處

作者評論王安憶《長恨歌》,先點出其以「張愛玲情結」為創作動機、顯見企圖心。話鋒一轉,認為王氏筆觸細碎,沉厚敦實不足。作者雖將《長恨歌》視為上海版的《亂世佳人》,卻批評王氏欠缺對「亂世」的描繪且缺乏「上海特色」,不及張愛玲不閃避戰爭背景,從中顯出上海人面對劫難的機智。再者,時代與空間的模糊,使得「恨」字代表的「憾」、「惜」成分低落。最後,諒解王氏在處理政治素材上的難處;但以其文才,克服障礙應非難事。(文/蘇筱雯)

基本資訊

  • 作者
    作者: 朱西甯
  • 日期
    日期時間:
  • 典藏機關
    典藏單位: 國立臺灣文學館
  • 地名
    地點類型: 不詳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