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文星 67-72期合訂本

[12卷1期] 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3篇、詩稿3篇、短語篇。劉永讓〈從語文觀念說到文白夾雜問題的解決〉舉實例反對文白夾雜,觀點鮮明。余光中〈森林之死〉壯闊描繪森林消亡,有佳句「絕壁高高地舉起\悲劇的舞台」。翻譯作品有鍾志暄譯〈美國對新興國家的政策〉、謝萼芳譯Sidney Hook〈論死刑〉、林湖譯德拉美爾〈某人〉、崔文瑜譯〈狄昆希避債記〉、陳紹鵬譯Richard Armour〈一個精力充沛的女人:凱瑟琳大女皇〉、崔以寬譯凱瑟琳‧曼斯菲〈殘秋〉。(文/譚凱聰);[12卷2期] 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5篇、詩稿8篇。鄭清文〈芍藥的花瓣〉寫長夜中妓女偷偷等待恩客;筆法凝鍊深刻,值得一讀。夏菁〈樹的短歌〉藉草木描繪年少愛情,有佳句「讓我夾帶著回國\好邂逅你於\枯燥的翻字典之時」。翻譯作品有周朱枕譯增谷達之輔〈柏拉圖理想國中之人口政策〉、王崧興譯賴世和〈日本與中國的近代化〉、崔文瑜譯〈布朗悌姊妹情深〉、陳紹鵬譯Richard Armour〈一個不孕的女人:約瑟芬〉、林明德譯芥川龍之介〈橘子〉。(文/譚凱聰);[12卷3期] 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9篇、詩稿6篇。林良〈三種腔調〉釐清「文白夾雜問題」,將其分為文言、現代口語、混雜等三種腔調來討論,將第三種視為「最糟的腔調」,提倡以白話文「創造新的語言」;論理深入淺出,觀點可供參照。吳晟詩〈樹〉自比草木,不畏人言,追尋己志,淺白語句中富含生命力,有佳句「而我是一株冷冷的絕緣體\不趨向那引力\亦成蔭」。翻譯作品有張白帆譯〈什麼是美?〉、陳祖文譯TF剖衣司〈美麗的海〉。(文/譚凱聰);[12卷4期]內容包含文稿20篇、詩稿5篇、短語2篇。王鼎均〈賀「文白佳偶」〉對「文白夾雜」問題不求「純白話」,認同「文融於白」,舉當代小說與紅樓夢為例,條理清晰,可供參照。周夢蝶〈聞鐘〉借弔亡與雪景,鋪展空幽超然心境,有佳段「空中鳥跡縱橫;\星星底指點冷冷的──\我想隨手拈些下來以深喜\串成一句偈語,一行墓誌;\「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!」。翻譯作品有陳紹鵬譯Richard Armour〈一個正經的女人:維多利亞女皇〉。(文/譚凱聰);[12卷5期]內容包含文稿33篇、詩稿4篇、短語2篇。本期有「文星叢刊出版專輯」,發行人談出版緣起,並附梁實秋、林海音、聶華苓等十位文人著作詳目與序言,為文學史提供了史料。葉珊詩〈給時間〉追問何謂遺忘\記憶,描繪光陰消逝的情境,有佳句「什麼叫全然的遺忘──枯木鋪著\奄奄宇宙衰老的青苔」。翻譯作品有侯平文譯B.Russell〈存在主義評述〉、宣誠譯〈與畢費小談〉、陳紹鵬譯Richard Armour〈一個刺探軍情的女人──瑪泰‧哈蕊〉。(文/譚凱聰);[12卷6期]內容包含文稿23篇、詩稿4篇、短語篇。余光中〈敲一顆齬齒〉反駁李建中的新詩觀點,認為現代詩無需否定古典詩,主張新詩批評家文筆需更優美。向明詩〈向南的路上〉在複踏「向南」語句中流露遠行與懷古志向,有佳句「路總是這樣的坦向我,亦如\我之坦向路,亦如,踩著六朝的軟軟\趕赴一頁盛唐」。翻譯作品有周堃譯Dr.S.I. Hayakawa〈語言與生活〉、陳紹鵬譯Henry Thomas、Dana Lee Thomas〈丁尼生剪影(ALFRED TENNYSON)1809-1892〉、Will Cuppy〈庫佛王和金字塔的故事〉。(文/譚凱聰)

基本資訊

  • 日期
    出版日期:
  • 典藏機關
    典藏單位: 國立臺灣文學館
  • 地名
    地點類型: 臺灣省臺北市衡陽路15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