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文星 49-54期合訂本

[9卷1期]本期內容包含文稿18篇。陳邵鵬〈布瑞吉斯的詩歌〉細述19世紀英國詩人Robert Bridges的生平經歷和其詩歌冷靜淡漠的風格,文中並舉其〈幸運七唱〉、〈夜鶯〉等作品的中英文,詳加賞析,對後者有這樣的評語:「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夜鶯,而是人的心靈」。李賡華〈「北平的來信」讀後〉評介美國作家賽珍珠的新作,讚賞賽氏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的瞭解,人物塑造突出,感嘆當代作品的思想內容難及此作;文末對賽氏有「文質並茂」的評語。(文/譚凱聰);[9卷2期] 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0篇、詩稿4篇。余光中〈評石譯英國文學史〉批評石衍長譯作,舉出書中許多錯誤,斥為荒謬,認為我國不需「敢死翻譯家」,文辭嚴厲。蓉子詩〈多餘的四月〉以「多餘」詮釋生命的美和痛,側寫對存在的困惑和省思,有「多餘的是母難日,一枚苦澀的果」、「多餘的是我們和我們的八月」等佳句。翻譯作品有召宣譯Amedeo Maiuri〈龐貝人最後的剎那〉、劉其偉譯〈現代繪畫之基本理論〉、吳曉峘譯〈魯賓斯坦論蕭邦〉。(文/譚凱聰);[9卷3期] 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1篇、詩稿8篇、短語1篇。婁子匡〈動物寓言的搜錄〉在江介石書中整理出「禽獸蟲介」四類寓言,讚揚江氏寫作之勤,附多則寓言,值得一讀。葉珊譯詩〈西風〉描述懷鄉愁緒,數段獨白生動鮮活,有佳句「我必須重走這條向西的白色的道路\向綠草地,涼草地,去安頓我的心靈」。翻譯作品有劉其偉譯〈現代繪畫之基本理論(其二)〉、余光中等人譯〈現代詩選譯〉、方勺譯Dorothy Parker〈電話旁的禱告〉。(文/譚凱聰); [9卷4期]本期內容包含文稿15篇、短語1篇。胡適演講引發徐復觀批評,延燒成虞君質與徐氏兩人筆戰,本期有多篇相關文章:徐高阮分析胡適對「全盤西化」的思想態度;李敖針對論爭焦點「中西文化」舉出中國人11種「恐西方」病症,疾呼「全盤西化」;鄭學稼則駁斥李敖賦予胡適「思想領袖」的評價;徐氏責備胡適「重視科學」的觀點,黃富三則針對此事反駁徐氏意見;羅提則指出虞氏在論爭中的邏輯謬誤;數篇皆有可觀處。(文/譚凱聰);[9卷5期]本期內容包含文稿15篇、短語1篇。胡適演講引發徐復觀批評,延燒成虞君質與徐氏兩人筆戰,本期有多篇相關文章:徐高阮分析胡適對「全盤西化」的思想態度;李敖針對論爭焦點「中西文化」舉出中國人11種「恐西方」病症,疾呼「全盤西化」;鄭學稼則駁斥李敖賦予胡適「思想領袖」的評價;徐氏責備胡適「重視科學」的觀點,黃富三則針對此事反駁徐氏意見;羅提則指出虞氏在論爭中的邏輯謬誤;數篇皆有可觀處。(文/譚凱聰);[9卷6期]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7篇、詩稿4篇。林良〈我和「看圖說話」〉介紹國語日報此專欄創設緣由、寫作概念和靈感來源,行筆活潑有趣,也呈現出作家書寫的用心。葉珊〈給憂鬱〉反覆吟詠心中「異域」,鋪陳古都情景,思古神遊,抒發如同放逐流亡的心情,有佳句「陰冷的異域,在我方寸的胸懷中\慢慢地流著一條淺淺的萬里流」。本期有居浩然等人悼念胡適去世的文章;李敖、鄭學稼也撰文回應前期關於中西文化、胡適評價的論爭。(文/譚凱聰)

基本資訊

  • 日期
    出版日期:
  • 典藏機關
    典藏單位: 國立臺灣文學館
  • 地名
    地點類型: 臺灣省臺北市衡陽路15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