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文星 13-23期合訂本

[3卷1期]內容包含文稿23篇、詩稿6篇、短文1篇。夏承楹〈「文星」一年〉介紹辦雜誌一年來「主動拉稿、內容綜合」等精神,劃出雜誌今後的定位與方向。毛子水文〈達爾文與進化論〉簡述達爾文家學淵源與人生經歷,將其與牛頓相比,行文夾敘夾議,讀來流暢明快。本期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斯特奈克的介紹專文。翻譯作品有周學普譯F.Schroeder〈藝術家的煩惱〉、何欣譯J.D.Scott〈當代英國小說家〉、羅庸摘譯Delia and Ferdinakmhn〈鐵幕半開的波蘭〉。(文/譚凱聰);[3卷2期]內容包含文稿19篇、詩稿5篇。錢歌川〈文人與遊歷〉主張作家應行萬里路,為文章增添奇氣;但也需適時靜心寫作,內容引人深思。胡明〈自太妹躍登后座的吉布生〉描述首位黑人網球女將吉布生從混跡街頭到進入網壇的傳奇人生,搭配連環漫畫,彷彿她躍然兩頁篇幅之上。翻譯作品有佚名譯Beringer Pampaluchi〈夕照〉、亶公譯Ellis O. Briggs著〈打擊魔鬼〉、黃驤譯〈核射線──敵乎友乎?〉、黃耶摘譯Jean and Frant Shor〈油與水之鄉──伊拉克〉。(文/譚凱聰;[3卷3期]內容包含文稿18篇、詩稿5篇。林海音〈吹簫的人〉藉新房客簫聲引出一段夫妻相愛、負氣乃至永別的悲悽故事;借鄰人際遇寄託來台多年、渴望家庭團聚安穩度日的情懷,文字淡雅,含意深邃。羅門詩〈教堂與城樓之間〉對舉神聖與浮華之地,從中側寫對「妳的髮結」之眷戀,末段「我聽見人類心靈分裂的聲音\響在莊嚴的教堂與榮華的城樓之間\短暫與永恆的歲月上」,呈現人在感情中的種種矛盾情懷,意象宏偉而令人心醉。(文/譚凱聰);[3卷4期]內容包含文稿17篇、詩稿5篇。殷海光〈科學及其根本〉主張科學理性,直言國人在思維上有泛種族\價值\政治\祖宗等意識形態,應分辨出科學\非科學\反科學的論點,來討論事物;立論清晰,鏗鏘有力。瘂弦詩〈芝加哥〉寫美國工業城芝加哥中萌生的愛情,冷硬色調中帶著柔情,有「我們將用鉸鏈戀愛,乘機器鳥踏青」等句子。翻譯作品有咸思譯〈鴨嘴獸──澳洲的異獸〉、思果譯Charles Lamb〈衰翁〉、王鎮國譯Saki〈皮大衣〉。(文/譚凱聰)

基本資訊

  • 日期
    出版日期:
  • 典藏機關
    典藏單位: 國立臺灣文學館
  • 地名
    地點類型: 臺灣省臺北市衡陽路15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