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《歐洲現代詩人介紹》之14─勃洛克(Aleksandr Blok,1880~1920)

本文為李魁賢譯作,概述俄國詩人勃洛克生平。作者提到在勃洛克的詩人生涯當中,曾積極地投入俄國當時的社會革命,也曾在革命期間大肆批評知識份子與人民間的背離。勃洛克雖然繼承十九世紀詩作的寫作傳統,卻認為詩人是人民的一份子,以及為無聲大眾發言的代表人。然而勃洛克並非是鮮明的唯物主義者,他的詩人性格中,有著清晰的宗教性成分,認為「詩人的心靈是一個舞台,使基督般兼扮受難的僕人、犧牲的受害者和贖身的經紀人之角色,得以重新演出。」而後期詩作中表露出一種「求死的意志」,基督做為其詩中闡述的形象,使他承續了宗教色彩強烈的神秘性反射,呈現出藝術家在精神世界裡的啟示力量。(文/游鎧丞)

基本資訊

  • 日期
    日期時間:
  • 典藏機關
    典藏單位: 國立臺灣文學館
  • 地名
    地點類型: 不詳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