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臺南市北門區永隆社區發展協會4-3北門舊埕州北場鹽田與鹽業景觀/社區文史脈絡

清治時期,北門區出現鹽場的設置,始於嘉慶與道光年間,分別設立兩個鹽場,即井仔腳鹽田(第三代瀨東場)與州北鹽田(第三代州北場)。井仔腳鹽田位於今永華里,是嘉慶23(1818),由佳里所遷徙而來的李、王、張姓三人家約140位鹽民所共同開闢的第三代瀨東場。而道光28年(1848)州北場鹽民遷移至北門嶼,在無主的海埔地闢建新式鹽灘150副(即今臺南縣北門鄉舊埕),俗稱為舊埕鹽灘。


2009年,臺南市政府公告北門鹽場建物群及周邊古鹽田為歷史建築,主要有:北門出張所、北門洗滌鹽工廠、北門鹽工之家。長期以來鹽田兒女在這裡奮力的開墾,與大自然的惡劣條件搏鬥,創造出臺灣鹽業輝煌開拓史,而這些鹽業景觀,也繼續傳述著地方的故事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吳比娜/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
  • 創作者
    吳比娜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創作時間
    2019/10/07
  • 媒體類型
    照片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