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茶農施放有機肥料前,習慣上是挖掘20-30公分的施肥溝,但茶樹成木後,如果使用耕耘機於茶行間開溝,一方面深度不夠,另一方面耕耘機於開溝挖開的行間泥土噴散於茶叢下,造成施肥後不易回填的缺點。1981(民國70)年,茶業改良場引進茶園小型開溝機,原先之主要用途為在茶行間開挖有機肥料的施肥溝,開溝深度可達30公分,開挖之土壤排列於溝之兩旁,方便配合種植茶苗後覆土之用。本機也可作為開挖茶苗種植溝之用,但由於使用的頻率低與機械引進的價格高,茶農並無購買意願。
以往茶農施放有機肥料前,習慣上是挖掘20-30公分的施肥溝,但茶樹成木後,如果使用耕耘機於茶行間開溝,一方面深度不夠,另一方面耕耘機於開溝挖開的行間泥土噴散於茶叢下,造成施肥後不易回填的缺點。1981(民國70)年,茶業改良場引進茶園小型開溝機,原先之主要用途為在茶行間開挖有機肥料的施肥溝,開溝深度可達30公分,開挖之土壤排列於溝之兩旁,方便配合種植茶苗後覆土之用。本機也可作為開挖茶苗種植溝之用,但由於使用的頻率低與機械引進的價格高,茶農並無購買意願。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