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茶餅病及其防治方法

        防治茶餅病花費鉅額費用,不可不除,由於茶餅病好發於19至26℃,對茶樹生產及品質影響很大,廖增祿先生於1966年(民國55年)6月完成發表「茶餅病及其防治方法」,是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報告。
  報告中指出大葉種茶樹Assma種以Manipuri及緬甸種Burma抗病力較強;另Assma種之Jaipuri抗病力較弱。深剪後萌出之新芽及施肥較重之茶樹易感染此病,如果有種植綠肥,則需注意綠肥作物不要高過於茶樹,以免茶餅病危害更嚴重。
  藥劑試驗在硫酸銅及波爾多液試驗上是有效的。由於臺刈後萌出之新芽易受茶餅病感染危害,故在幼芽期即需注意及時防治,減少本病發生之機會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許飛霜
  • 創作者
    廖增祿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1966/6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有形文物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