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華夏茶天牛調查及防治試驗

        圖為「華夏茶天牛調查及防治試驗」報告,作者為廖增祿先生,由魚池茶業試驗分所於1966年(民國55年)十二月編印       
        危害臺灣中部Assma茶樹天牛之正名與生態研究有助於茶樹防除天牛,以前台灣茶樹天牛之危害首推日本人南川氏之記述,早於1935年(民國24年)在本省中南部,海拔500公尺以上之山坡地危害甚烈,並強調為將來Assma茶樹之唯一害蟲,並以灰色綾絨天牛記載為為害茶樹之天牛。
        1941年(民國30年)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,百業蕭條,茶園荒廢,天牛為害嚴重。1952年(民國41年)由黃梅頌在南投魚池茶區,發現天牛類幼蟲為害為害Assma茶樹主幹及根部,經張書忱教授鑑定為華夏茶天牛。1966年(民國55年)十二月廖增祿先生針對華夏茶天牛調查及防治試驗編印此文,有助於了解及防除危害Assma茶樹之天牛,具體建議在每年5至6月,在茶樹主幹距地面30公分內進行防治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許飛霜
  • 創作者
    魚池茶業試驗分所編印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1966/12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