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1970年林口分場調查手採、鋏剪與動力採茶之效益比較

圖為刊載於1972年出版之「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年年報」,由陳壽仁執行之「小葉種茶樹機械採摘與人工手採比較試驗」計畫,所獲得之茶菁品質與製茶品質比較表。

茶業改良場林口分場在1971(民國60)比較動力採茶機、鋏剪採及手採茶菁之採收人工、效率與經濟效益。

採摘效率,動力採茶機為手採的6倍,鋏剪採是手採的3.31倍。比較茶菁品質,一心二葉以內(一心二葉、一心一葉)的茶菁以手採最多,有36.92%;動力採茶機次之,有16.64%;鋏剪採最少,17.73%。以採摘成本分析來看(包行工資、油料與折舊費用),動力採每公斤茶菁成本0.79元;鋏剪採每公斤成本0.72元;手採每公斤成本2.48元。

總結上述資料,動力採茶機效率最高,手採茶菁品質最好,鋏剪採茶菁最成本最低。

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黃惟揚
  • 貢獻者
  • 資料來源
    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年年報,pp.123-125。
  • 時間起
    1971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