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基隆市警察局「攤販營業許可證」

  「攤販營業許可證」,發行時間為1962年(民國51年),由基隆市警察局所核發。

 

  「攤販營業許可證」,為臺灣脫離日本50年的治理後,政府爲了對小吃攤販方便管理,就發給牌照、徵收稅金,使他們變成與廟埕兩旁一樣的固定攤販。

 

  歷經戰爭浩劫,百廢待舉。然而,以雨港著稱的基隆,卻在時勢造英雄的機運下,吸引了大量外來的人口,創造比戰前更繁榮的景象,不少人定居基隆。戰後,奠濟宮廟埕的小吃攤販又擺出來了,而且更加熱鬧了,小吃攤販也愈來愈多,路上攤販太多,影響交通,警察就會來管,因而發給牌照,以便管理。

 

  戰後,基隆廟口小吃的發展,早年靠的是基隆特殊經濟環境的基隆吸,後來,就是隨著臺灣人民生活的富裕而持續繁榮了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謝文賢,1997年4月30日。「臺北州印」,陳雅玲,《臺灣的飲食街道‧基隆廟口文化》。頁:95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陳雅玲,1997年4月30日,《臺灣的飲食街道‧基隆廟口文化》。頁:94-98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李季庭於2019年6月18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李季庭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創作者
    基隆市警察局
  • 時間資訊
    發表日期
    1962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有形文物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戰後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