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1971年半發酵茶人工與機械製造之比較

圖為刊載於1972年出版之「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年年報」,由吳振鐸與張健夫共同執行之「半發酵茶機械化製造之研究」計畫,執行後所獲得之品質鑑定成績表。

1971年( 民國60年)左右茶業改良場爭取農復會經費,購置半發酵茶之製造設備,以推廣機械製茶,取代傳統人工製茶,並調查機械製茶品質及效率。

在進行包種茶製造43次烏龍茶製造17次之後,顯示有控制萎凋環境溫度的製茶品質較優;遮陰萎凋與熱風萎凋不比日光萎凋遜色,機械攪拌的製茶品質不輸人工攪拌,且可節省勞力;利用大型自動乾燥機(甲種乾燥機)乾燥包種茶,其品質較為平均且優;瓦斯圓筒殺菁機及熱風圓筒殺菁機品質接近釜炒機。

整體而言,機械製茶效率比人工製茶高3倍,並節省許多勞力。


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黃惟揚
  • 資料來源
    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年年報
  • 時間起
    1971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