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1971年鋏剪採茶比賽

圖為刊載於1972年出版之「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年年報」,由徐英祥執行之「茶業推廣教育」計畫中,執行茶樹剪菁技術競賽會所獲得之比賽成績統計表。

茶業改良場在1971(民國60)為解決採茶缺工問題,全台補助1,600台鋏剪,同時在1969(民國58)起舉辦數場鋏剪採收比賽。茶菁品質分為三級,分級標準一級為一心一葉、一心二葉、一心三葉,二級為一心四葉,三級:為一心五葉以上、茶芽、粗老葉、梗破碎葉(未帶葉尖之破葉)。

       由表(如圖)成績一級茶菁占62.7%,58年平均為56.0%,59年平均為63.9%,經茶改場歷年輔導宣傳,一級百分率已與國外茶區標準相似。

       另外單位時間之剪菁量。1969年(民國58年)平均每小時12.089公斤,1970年(民國59年)平均16.020公斤,1971年(民國60年)平均22.8公斤,比前2年工作效率提高甚多,尤其比1969年(民國58年)進步更大,每小時相差10公斤之重量。
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黃惟揚
  • 貢獻者
  • 資料來源
    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六十年年報,pp.92-93。
  • 時間起
    1971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