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基隆設廳

  「基隆設廳」,發生時間為1876年(光緒2年)。自淡水廳劃分出基隆廳,置臺北分府(基隆)通判,是清國在基隆劃分行政區域、設置行政單位的開始。管轄範圍,為當時的基隆堡、石碇堡、金包里堡、三貂堡。

 

  1880年(光緒6年),由徐廷灝任基隆通判,以基隆爲通商港口,鞏固治安,整飭市容,設保甲、以杜奸宄。1883年(光緒9年),章瑞坦署基隆通判,政簡刑清,不設內衙。1884年(光緒10年),梁純夫授基隆通判;値法國攻臺,團練鄉勇,法人撤兵,創設棲流所。後來,由沈茂蔭、林桂芬代理基隆通判,其未有顯著政績。

 

  1888年(光緒14年),臺灣建省,改基隆通判爲基隆撫民理番同知。

 

  1888年(光緒14年)12月24日,汪興禕任基隆同知,1889年(光緒15年)10月始到任,任內適有劉維同者祖墳在球仔山,私造偽契,盜賣於龔裕興,朦混報稅後轉租與外國人門羅德商行,士紳咸請追還,而稅單有官印。

 

  黎景嵩、溫培華、方祖蔭、林元榮,自1890年至1892年(光緒16-18年),如走馬燈般來去,期間出示禁止採金外,未有顯著政績。方祖蔭,為最後一任同知,任期乃1893年1月、至1895年5月(光緒19-21年),日軍登陸為止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地點-縣市區
    基隆市
  • 撰寫者
    李季庭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貢獻者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洪連成,1994年3月。《機關志》,頁:52。基隆市:基隆市政府。基隆市政府提供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洪連成,1994年3月。《機關志》,頁:52-53。基隆市:基隆市政府。李季庭於2019年6月26日引述編撰
  • 時間迄
    1895/5
  • 地點-緯度
    25.1276033
  • 地點-經度
    121.7391833
  • 時間起
    1876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清治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