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《基隆市志:第十五種──財政篇》

  《基隆市志:第十五種──財政篇》,出版於1957年(民國46年)4月,由王名稱編纂。以基隆地區為重心,詳實記述從清治時期以前、至戰後的1953年(民國42年)的「財政」相關事宜。基隆文獻委員會編印。

 

  《基隆市志:第十五種──財政篇》一書,共分為5章:(1)〈清治時期及其以前之財政〉、(2)〈日據時期之財政〉、(3)〈光復後之財政〉、(4)〈金融〉、(5)〈專賣〉。除了紀錄期間各種稅項,還有相關的財務機構、稽徵程序等。

 

  政府當局的政策、建設等,仰賴向人民課徵稅收,如此,才有經費繼續運作一個社會。稅制自清治時期的地租、陸餉、水餉等,發展到日治時期,有所得稅、砂糖消費稅、石油消費稅、骨牌稅等日趨完整的稅項。

 

  《基隆市志》系列,為戰後初期編纂的第一批基隆文獻,極具珍貴的歷史保存、參考價值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王名稱,1957年4月。《基隆市志:第十五種──財政篇》,頁:封面。基隆市:基隆文獻委員會。基隆文化局提供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王名稱,1957年4月。《基隆市志:第十五種──財政篇》,頁:凡例、目錄1-13。基隆市:基隆文獻委員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25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貢獻者
    監修
    黃樹水、謝貫一

    訂正
    李白珪

    印刷
    順成印刷廠

    補編
    趙南溟

    主修
    朱仲西
  • 創作者
    王名稱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1957/4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基隆市文獻委員會
  • 材質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戰後時期
  • 版本
    1975/6 再版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