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1970年殺菁機與攪拌機之研究

圖為刊載於1971年出版之「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五十八年年報」,由李阿來執行之「半發酵茶製造機械化之研究」計畫之計畫目的與結果。本年度主要測試攪拌機與殺菁機。

1969(民國58)茶業改良場為鼓勵農民利用機械生產半發酵茶,研究各種攪拌機與殺菁機的使用參數。在攪拌機上測試塑膠攪拌機室宜攪拌時間與迴數。在殺菁機上,利用在來鍋、釜炒機、改良釜炒機與圓筒式殺菁機(現在的長炒鍋)進行殺菁試驗,來檢定兩種殺菁機之效能與炒菁品質。

報告指出,各種殺菁機械製作的毛茶,在包種茶上品質差異性很小;在烏龍茶上,以圓筒式殺菁機較佳。其中,穩定殺菁溫度為製茶品質的重要關鍵。當年大部分的殺菁機熱源主要是燃燒煤炭,溫度不易控制,溫度過高茶菁容易燒焦,溫度過低茶菁不易炒熟。不過部分殺菁機是利用煤氣(瓦斯或天然氣)做為熱源,溫度控制相對穩定。演變至今,燃燒煤氣的炒菁機已變成主流,燃燒煤炭的炒菁機已消失在歷史洪流。

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黃惟揚
  • 貢獻者
  • 資料來源
    部分資料來源: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民國五十八年年報,pp.58-59。
  • 時間起
    1969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