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〈漳泉拚〉

〈漳泉拚〉
下載數位物件授權: CC BY-NC

  〈漳泉拚〉,為杜披雲所著,乃《風雨海上人》其一篇章,創作時間為1995、1996年間(民國84-85年間),刊載於《風雨海上人(上)》小說第57頁至第66頁。

 

  故事中,藉由甘草、秀秀的對話,提及杜掇老前輩談過的往事:「社寮漳人要消滅八斗子泉人」。當時,八斗子泉人不肯棄村,準備與求戰的社寮漳人搏命;然而,漳人探子勘探後,夜晚的八斗子山頭,神祕黑影幢幢,猶如大軍坐鎮,使得社寮漳人未戰、全面撤退,相傳是將軍爺顯聖的奇蹟。

 

  將軍爺的由來,據傳自杜氏祖先所傳說,即是東周時代的京兆人官封右將軍杜伯,即杜氏始祖,乃八斗子杜氏族人所恭奉的尊神。是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馬攔鄉(又稱馬鑾鄉)安仁里十六都人氏,渡海來臺定居時,一併帶來的神像。

 

  據文獻紀載,基隆港及其附近,有2個夾在漳州人勢力中的泉州人聚落,就是基隆港西岸的仙洞、基隆港東側的八斗子。在臺灣漳泉械鬥最嚴重的咸豐年間,也有一些社寮島(今之和平島)的漳州人和仙洞、八斗子人對抗的傳說,但最後都沒有真正發生械鬥。

 

  直至西皮、福祿拚陣頭的對抗時期,八斗子的漁船要從八尺門經過時,仍會被社寮島附近的漳州人丟石頭、沙子等。

 

  《風雨海上人(上)》,為《風雨海上人》小說的上冊,出版於2000年(民國89年)7月,「巫永福文學獎」得獎作品、1本初試漢文口語化寫作的臺語小說。由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。

下載
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-第1版(OGDL 1.0)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-第1版(OGDL 1.0)
 複製授權引用資訊
描述文字授權: OGDL

基本資訊

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
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
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
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
得獎紀錄
1998年「巫永福文學獎」
資料來源
【圖片來源】 杜披雲,2000年7月。《風雨海上人(上)》,頁:57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1.杜披雲,2000年7月。《風雨海上人(上)》,頁:57-66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12日引述編撰 2.陳世一,2003年12月。《港都雞籠‧文化出航》,頁:152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12日引述編撰 3. 陳世一,1997年6月。《尋找河流的生命力》,頁:72-78。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8月26日引述編撰
撰寫者
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創作者
杜披雲
時間資訊
創作時間
1996
資料使用語言
繁體中文
媒體類型
文件
出版者
基隆市立文化中心
時間分期
戰後時期
檔案授權

關鍵詞

回到最上方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