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龍宮位於哈瑪星第二船渠與濱海一路之間的巷弄內,即原魚市場東方。此處在日治時期原為第一碼頭區(濱線碼頭),建有倉庫及鐵路,後因湊町(鼓山)漁港與魚市場人力需求,吸引大量移民前來,其中文龍宮附近住戶,多為臺南安平人,有「小安平」之稱。
1949 年,軍用船「眾利輪」在十號碼頭卸除軍用物資時發生爆炸,碼頭沉陷,附近倉庫和港灣設備也遭受波及,當時死傷慘重,唯有懸掛李府天王旗號的船隻逃過一劫。為感念其保佑,安平人於1951年奉迎海頭社文朱殿的范府千歲、朱府千歲和李天王等,9月創建文龍宮。文龍宮初建的建築為木造結構的,主要信徒以安平人為主,另有漁船船員,香火頗為鼎盛。1976 年 10 月,以安平人張茂生、林治世、魏萬得、楊尾吉等,重建磚造新廟,坐西朝東。
文龍宮以歪頭的朱府千歲最為奇特,根據廟方表示,老ㄧ輩的說法是神明托夢給雕刻師,要求刻轉頭的姿態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