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〈我與靈義郡〉

  〈我與靈義郡〉為《暖陽鄉音的歲月》的篇章,出版於2000年(民國89年)7月,由周勉所撰寫。刊載於《暖陽鄉音的歲月》第3頁至第8頁。

 

  〈我與靈義郡〉一文,敘述作者周勉觀望、經歷暖暖靈義郡的興衰。周勉家即在暖暖媽祖廟(安德宮)旁,小時候因為環境地緣關係,周勉時常觀賞、參與廟會陣頭熱鬧活動,有北管、迎門神、舞獅、舞龍、踩高蹺等。這是周勉與暖暖靈義郡所以有強烈羈絆的原因。

 

  1961年(民國50年),為暖暖靈義郡成立100週年。經過周添福、周左源、地方士紳討論,決定打破傳統,成立全國唯一的女子弟戲團,而周勉即為當時的其中一員。

 

  當時的暖暖靈義郡,有女子九龍陣、鼓笛隊、獅陣、踩高蹺、西樂隊、北管什音、武術、門神隊……等;而媽祖宮口的夜晚,像一座文化城,休息的礦工、小販、排演者、大批人潮充滿。

 

  然而在社會結構、娛樂型態的改變下,喜愛北管的知音、耆老在歲月中凋零,而年輕人對北管並不感興趣。導致後繼無人,暖暖靈義郡因而自往昔的輝煌中,落寞沉寂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周勉,2000年7月。《暖陽鄉音的歲月》,頁:3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周勉,2000年7月。《暖陽鄉音的歲月》,頁:3-8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黃暐婷於2019年6月24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黃暐婷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創作者
    周勉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2000/07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文件
  • 出版者
    基隆市文化局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戰後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