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同復吟社」,創立於2013年(民國102年),由「海東書會」改選理監事時,同時成立,成立地點在基隆市。然而,並未對外辦理擊缽聯吟活動,相較於「詩社」,組織性質偏向「詩學班」。
吟社的「同」、「復」2字,以先前有的大同吟社、復旦吟社,各取1字而成。
其創立緣由,為「海東書會」部份學員研習書法之餘,要求加研詩詞聯句。經過10年寒暑,於2013年(民國102年)前,能寫詩者約30人左右。
「同復吟社」創立時,選杜美華為社長,主要幹部、學員有:林松喬、朱湘漪、林素祥、林玉枝、趙秀鶯、林媛姬、陳伶俐、楊鋅源、張銘生、江澄燕、張毓秀、劉月巡、林玉津、陳聰松、蘇心彤、趙忠文、丁鄭明、王玉華等。
「同復吟社」,以蔣夢龍為指導老師,以勤習詩詞寫作為主,培養詩學人才;「同復吟社」所有詩作,部份登載於《中華詩壇》雙月刊。
基隆地區的古典詩社,在過去發展蓬勃、盛極一時,戰後時期前後計有:小鳴、月曜、網珊、復旦、晶社、鐘亭、華僑、大同、同勵、晚鐘、大武崙、鷇音、海風、雙春、基隆詩學會等15家,多數已中途休會。至2016年(民國1015年)為止,僅有基隆詩學會、雙春吟社持續活動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