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傳承與展望:2013基隆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出版於2013年(民國102年)8月,由張明萊主編審稿,紀錄「傳承與展望─-2013基隆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」相關論述。基隆市文化局發行。
《傳承與展望:2013基隆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一書:共分為8章節:
(1)〈閒花在野不關村──陶芸樓其人其印〉
(2)〈于右任書學思想尋繹〉
(3)〈黃寶珠書法研究〉
(4)〈韓國當代書法現況〉
(5)〈臺灣書壇幕後功臣──林耀西先生〉
(6)〈日本書法家對李普同先生的印象〉
(7)〈基隆書道會對基隆書法發展的影響〉
(8)〈試探陶芸樓詩中的家國身世之感〉
並附錄有5篇:
(1)〈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二座高峰〉
(2)〈于右任先生的草書歷程〉
(3)〈標準書法與民國時期的中國硬筆書法〉
(4)〈李普同先生對臺灣書壇發展的貢獻〉
(5)〈後記:基隆書法之都〉
基隆書法,為臺灣書法發展的一環,在臺灣書法發展的共相中,有其殊異風貌。一個地方城市的發展,應以歷史文化、經濟發展、政體組合為其主軸力量。尤其城市發展之前提,更應注入「文化活水」,城市始能生氣益然,也始能提昇城市公民生活品質。基隆書法,即應屬城市發展的主軸力量之一。
《傳承與展望:2013基隆書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一書,其編輯成冊目的,乃透過國內、外書法學者專家引領,讓讀者對基隆在地的書法先賢,能有更深層的認識;同時,希望能延續悠長的基隆書法歷史,推動書法成為基隆的「市文化」,讓基隆發展為富有「書法氣候」的都市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