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「錦繡春明萬仞峰」藏品

  「錦繡春明萬仞峰」藏品,為一蠟石藏品,創作時間,應為戰後時期,由黃進明典藏。材質為虎斑蠟石,尺寸為寬25公分、深15公分、高19公分;以一木檯托住石體,在展示時,才不會磨傷放置處。

 

  虎斑蠟石,整體為「薄砂泥岩」互層,砂、泥岩硬度不同,抗蝕能力也互異;其中,泥岩岩性較弱,所以在石體上呈現線型內凹。

 

  因此,整個蠟石表面,呈現無數長條狀的凹凸,猶如老虎身上的斑紋,故名之。虎斑蠟石在泥岩較多的部分,則表面光整,如此,就和黃色蠟石完全一樣了。

 

  虎斑蠟石,與黃蠟石、黃色蠟石、白蠟石、黑蠟石、咖啡蠟石、花斑蠟石、發糕蠟石等,同源自石底層。

 

  石底層,由顏滄波、陳培源在平溪鄉石底村附近所命名,其由下而上,一共可分為2個岩段:下段為厚層中粒、至粗粒淡灰色砂岩;上段則是以厚層青灰色泥岩、以及細砂岩、或粉砂岩與泥岩的薄葉互層為主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余燧賓等,1998年9月。《造化天地之神奇》,頁:26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林玉鈴、林生芳設計,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余燧賓等,1998年9月。《造化天地之神奇》,頁:18、23、26、49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26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創作者
    黃進明(典藏)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創作時間
    民國/戰後時期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有形文物
  • 尺寸
    寬25公分x深15公分x高19公分
  • 材質
    虎斑蠟石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戰後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