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〈八尺門口占〉

  〈八尺門口占〉,為蔡景福撰寫的詩作,創作時間在日治、戰後時期之間。以八尺門為詠懷對象,以「怒濤」、「暮天」、「荻滿」、「雁聲」開篇,寄情於景,再投射於自身的現況;望見「激石浪花飛八尺、澄波鏡月印三篙」的波瀾壯闊,期許自身所學應能繼續用於社稷,對人生仍胸懷「釣巨鰲」的豪情壯志。

 

  詩人蔡景福,字愚谷,居住在基隆新興街,父親為諱天培,日治時期任基隆保良局長。性格嚴謹,以講學自給,設帳八斗子、九份10餘載,作育後進,尤好詩詞。

 

  八尺門,和平島、正濱里之間的水道,也有人將八尺門水道稱為海門。「八尺」並非水道寬僅8尺,而是意指此處在整個水道中,是最窄的地方,好像一道窄門般,所以才叫「八尺門」。八尺門水道觀景,曾經是基隆八景之一,有強烈的漁港風情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陳兆康、王前,1998年8月。《雨港古今詩選》,頁:20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1.陳兆康、王前,1998年8月。《雨港古今詩選》,頁:19-20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13日引述編撰 2.洪連成,1995年7月。《找尋老雞籠舊地名探源》,頁:34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13日引述編撰 3.陳世一,2003年9月。《雞籠漁鄉‧魚香》,頁:78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13日引述編撰
  •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
    八尺門
  • 撰寫者
    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創作者
    蔡景福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創作時間
    年代不明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文件
  • 出版者
    基隆市文化中心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日治時期/戰後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