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《基隆鐵道地圖變遷史》

  《基隆鐵道地圖變遷史》,出版時間為2013年(民國102年)12月,為「基隆文獻」系列第22期,以基隆鐵道變遷為內容主軸。由李欽賢編撰,基隆市文化局出版發行。


  《基隆鐵道地圖變遷史》共分為6章:(1)煤與鋼鐵從基隆發端 (2)臺灣縱貫鐵道0哩起點 (3)臨港線舊跡巡查 (4)鐵道與基隆港 (5)基隆鐵道網的擴張 (6)基隆鐵道新地圖,各章之下又細分小節敘述。從基隆車站的臺灣鐵道0哩起點說起,擴展到大基隆地區的新舊隧道,以及基隆的電廠線、臨港線、炭礦線……


  基隆鐵道地圖的更新,「只有減法,沒有加法」,原因是:(1)公路空前發達 (2)產業型態的變遷。


  公路的無遠弗屆,使得鐵道流失了不少旅客;就產業而言,基隆是因周邊產煤而興的工商城市,同時是海運時期臺灣最主要的玄關。如今,說到基隆煤礦,已經停產。


  因此,不少曾經以基隆為輻軸中心的鐵道支線,皆紛紛廢線。不過,為了提升鐵道安全、及其運輸效率,林林總總的鐵道新科技、新速率、新車種、新線路等等,同時也在改寫基隆鐵道地圖。


  《基隆鐵道地圖變遷史》的寫作企圖,乃翻回臺灣鐵道地圖的首頁,並將重心放在基隆這個區塊,整合基隆鐵道、與其港口、街市、文化、產業、建築等的連帶關係,重新轉譯成文字化的「基隆鐵道地圖」,鋪展出老基隆原風景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李欽賢,2013年12月。《基隆鐵道地圖變遷史》,頁:封面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封面底圖由李欽賢繪製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李欽賢,2013年12月。《基隆鐵道地圖變遷史》,頁:3-7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丘國宣於2019年4月1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貢獻者
    發行人
    張通榮

    行政
    吳淑芳

    設計印刷
    曦望數位設計印刷庇護工場

    編輯委員
    張建祥等

    審查委員
    黃國雄等

    攝影、圖片
    李欽賢
  • 創作者
    李欽賢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2013/12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戰後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