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

  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,為大武崙砲台工程的一部份,應建築於大武崙砲台興工期間(1900年至1902年間,明治33-35年),由日本人興建。

 

  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現已遭到拆除,其基地上,僅存昔日建築基礎的遺跡而已;四周的長17.3公尺(東西),寬14.5公尺(南北),建築遺跡基礎面寬則是11.42公尺,進深7.7公尺,大門位於監守衛舍的西南側。

 

  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,原是衛兵執行衛戍勤務時的臨時居住兵舍所在,通常設於大門入口。監守衛舍內部空間,除住宿使用外,還附設有簡易台所(廚房)、便所、物置(倉庫)等附屬設施。

 

  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目前留存的遺跡,已經無法辨認昔日概況,僅有外牆基礎的外貌輪廓,大致還可看出當年的規模。旁側的駁坎護坡,原有坡面為1/1斜度,目前仍可看到。

 

  基隆地區附近現存類似的建築遺跡較完整者,可參考槓子寮砲台、四腳亭砲台(原深澳堡壘)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所在地-地址
    基隆市安樂區基金一路208巷19號
  • 免費進場
  • 所在地-緯度
    25.156756
  • 所在地-經度
    121.705557
  • 是否開放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張崑振,2010年2月。《國定古蹟大武崙砲台》,頁:12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張崑振拍攝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張崑振,2010年2月。《國定古蹟大武崙砲台》,頁:3、11-12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20日引述編撰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日治時期
  • 撰寫者
    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