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,為大武崙砲台工程的一部份,應建築於大武崙砲台興工期間(1900年至1902年間,明治33-35年),由日本人興建。
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現已遭到拆除,其基地上,僅存昔日建築基礎的遺跡而已;四周的長17.3公尺(東西),寬14.5公尺(南北),建築遺跡基礎面寬則是11.42公尺,進深7.7公尺,大門位於監守衛舍的西南側。
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,原是衛兵執行衛戍勤務時的臨時居住兵舍所在,通常設於大門入口。監守衛舍內部空間,除住宿使用外,還附設有簡易台所(廚房)、便所、物置(倉庫)等附屬設施。
大武崙砲台「監守衛舍建築」目前留存的遺跡,已經無法辨認昔日概況,僅有外牆基礎的外貌輪廓,大致還可看出當年的規模。旁側的駁坎護坡,原有坡面為1/1斜度,目前仍可看到。
基隆地區附近現存類似的建築遺跡較完整者,可參考槓子寮砲台、四腳亭砲台(原深澳堡壘)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