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佳里區臺南市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4-1 「思起舊意義,重現蕭壟庄」- 北頭洋西拉雅文化之復振/社區文史脈絡

北頭洋為古時西拉雅族蕭壟社活動、集會的重心,自古有許多祭拜儀式與習俗,保有許多傳說與場景,傳承三、四百年來的西拉雅文化積累。由於區域靠海邊,自明清時期漢人大批渡臺時,最先與漢人接觸,除了日常的服飾與語言受到漢化影響外,傳統信仰也融入了漢人的祭祀習俗。隨著漢人的移入,族人也漸往內山東山吉貝耍遷徙,形成蕭壟的最大支社。


1999年,透過與東山吉貝耍族親教導與協助下,北頭洋部落重新恢復中斷了一百五十到兩百年的夜祭,地方人士並舉辦研討會探討西拉雅文化歷史,邀請「飛番墓」之程姓後代自東山回鄉認祖,並挖掘出埋沒於塵土中的荷蘭井。2004年正式成立臺南市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,持續朝著儀式再現、信仰傳承、傳統建立的方向努力進行著復振運動,近年並推動各種生活工藝、生態文化旅行、文化園區導覽活動,讓在地人與訪客了解西拉雅文化豐富的層面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撰寫者
    吳比娜/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
  • 創作者
    佳里區臺南市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
  • 時間資訊
    發表日期
    2019/10/07
  • 媒體類型
    照片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