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

  「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」,製造時間為清治末期,製造地點為英國萊茵河畔新堡砲廠;經劉銘傳購買,於1888、1889年間(光緒14-15年間)送到基隆,屬於加農砲的一種。目前放置在中正公園的梅園內。

 

  「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」,內徑20cm(8吋),外徑38cm,砲身由數層套箍構成,重12噸,砲身有箍4道,總長555cm。

 

  砲膛採E﹒O﹒C﹒膛線,閉鎖機構爲直式斷隔螺絲砲閂。

 

  砲架用半圓磨心支台砲架,全長602cm,總高259cm,總寬124cm。

 

  砲耳中心,至地面高度為244cm。

 

  「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」,其有效射程達5公里以上。在清末時,爲最先進的武器其一。

 

  中法戰爭結束後,劉銘傳積極籌辦臺灣的防務,建造10座砲台,並向英商「怡和洋行」購得阿姆斯脱朗新式後膛鋼砲,共31尊。這批新砲,約於1888、1889年間(光緒14-15年間)送到,並且安裝;基隆的砲台共配得9尊。

 

  目前放置在梅園的「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鋼砲」,原爲劉銘傳所購置的大砲其一,日軍佔領基隆後,將其配置在白米甕砲台;戰後,放置於忠烈祠附近,後來被送至砲兵學校一段時間,才再度回到基隆。

 

  另外,在二沙灣砲台,尚置有數尊仿造的砲,包含一尊18噸阿姆斯脱朗前膛砲,其砲種與史實不符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劉敏耀,2000年8月。《基隆砲台手冊》,頁:76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1.黃興隆編,2004年12月。《基隆古蹟風華再現》,頁:32。基隆市:基隆市政府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19日引述編撰 2. 劉敏耀,2000年8月。《基隆砲台手冊》,頁:70、72、76、77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丘國宣於2019年6月19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創作者
    英國新堡砲廠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創作時間
    清朝光緒年間/臺灣的清領時期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有形文物
  • 存放位置
    基隆市中正公園梅園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清治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