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「私挖煤礦立斃」石碑

  「私挖煤礦立斃石碑」,此碑為中國清朝人在臺灣立下之石碑,臺大已故教授林朝棨,在臺灣礦業史煤礦篇〈臺灣煤田之開發〉一章中曾經提到:依據《淡水廳志》、《臺灣通史》所載,乾隆立碑禁止掘煤者,乃係根據開掘煤炭,恐傷龍脈之禁忌。尤其是,尚有挖煤者立斃之極端禁令。

 

  1846年(道光26年)以後,沿海各省的官員久已遵奉清廷諭旨,隨時都會有人在注意洋人的一舉一動。至是閩浙總督劉韻珂等,既獲知英國人覬覦雞籠煤山,急欲謀取輪船所需要的燃煤,為了防止地方上奸民溝串洋人圖牟私利,乃密行公文給臺灣道暨臺灣鎮總兵,請就地轉飭公文給淡水廳同知曹士桂,糾合地方紳民公開查禁,並公開刊立奉憲示禁私挖煤炭者立斃示諭碑。

 

  由於這塊石碑對於基隆周邊產煤區,包括基隆早年的文史、產業以及歷史背景,都深具相當重要意義,理應特別重視它的存在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林再生,1999年6月。《煤港•雞籠》,頁:16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林再生,1999年6月。《煤港•雞籠》,頁:16。基隆市:基隆市立文化中心。葉文翔於2019年6月18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葉文翔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創作者
    中國清朝人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創作時間
    清朝道光年間/臺灣的清領時期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有形文物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清治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