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魚食文化節」,為基隆在1995年(民國84年)全國文藝季「社寮漁唱」活動之一,由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主辦。活動時間,為1995年(民國84年)4月15日、16日,共計2日。活動地點,在基隆市和平國小一樓右側教室。
全國文藝季,自1984年(民國73年)改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後,每年2-7月,於全臺灣各地按照預定的時間,舉行音樂、戲劇、舞蹈、地方傳統戲曲等多元性演出,並舉辦各類型的系列活動,例如宗教民俗、社區營造、人文藝術、鄉土情懷、產業文化等主題。
主辦單位希望透過魚食文化節活動,使民眾了解基隆沿海、近海、遠洋海域作業情形,進而對海洋豐富的水產資源,有深切的認識;也希望藉由活動,使民眾一起關心海洋汙染議題。
為了讓活動更有教育意義、並與基隆在地接軌,主辦單位亦邀請了基隆漁會「媽媽教室」的媽媽們,協助烹調與準備魚食料理。並規劃在活動期間內,民眾只要集滿3枚以上的紀念章戳印,即可免費享用各式鮮美魚食。
在2日的活動中,吸引了大量人潮參與,頂著大太陽、等候蓋紀念戳,換取品嚐券。而基隆漁會的媽媽們也製作鮪魚三明治、沙魚煙、飛魚卵捲、炸花枝丸、鹽酥蝦、糖醋白帶魚、清蒸小卷、珍珠丸子、髮菜鯛仔魚羹、石花凍等20,000人份的魚食,提供給民眾大飽口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