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海功號」,為一船體,下水運作時間為1975年(民國64年),總噸數為711.5噸,全長56.6公尺,為漁業局水試所所有,其資訊刊載於曾樹銘所撰《船與基隆的故事初輯》第41頁,由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。
漁業局水試所,其前身為1929年(昭和4年)成立的「臺灣總督府水產實驗場」,研究漁業資源及技術開發;戰後,1945年(昭和20年/民國34年),改為臺灣省水產實驗所,負責臺灣漁業研究、遠洋漁業漁場資源開發。
「海功號」,於1976年(民國65年),遠赴南極洋附近,成功地開發「南極蝦」漁場,不但蒐集到南極海域珍貴的氣象、海洋、水文等資料,更完成了漁業、生物、資源、製造等多項實驗任務,使臺灣成為當時全球3大南極蝦捕獲國之一,為我國漁業史寫出輝煌的一頁。
「海功號」至1993年(民國82年)功成身退,政府為感念其在海上馳騁18年的貢獻,將該船於1998年(民國87年)12月29日下午4時15分移駁上岸,作為一地標景觀;完成整修後,還特別為其撰立碑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