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〈海上人〉

  〈海上人〉,為杜披雲所著,乃《風雨海上人》其一篇章,創作時間為1995、1996年間(民國84-85年間),刊載於《風雨海上人(下)》第431頁至第488頁。

 

  故事以「福順號」、「君山貳號」2艘船遭遇「海難」為主題。在甘草叔的「秘密海上巡禮」企劃下,福順號順利捕獲51條旗魚、甚至有條超過千斤的旗魚,大豐收的同時打破紀錄,在當時的基隆漁市造成轟動;而機敏的君山判斷其漁場在何處後,如甘草叔所料,福順號在駛回無人島附近的漁場後,映入眼簾的即是君山貳號。

 

  而突如其來的海上風暴襲來,一股索命的巨浪,竟翻覆了40馬力的君山貳號;25馬力的福順號因此停止避難,在風暴、巨浪中,執行驚心動魄地救援過程。

 

  值得注意的是,作者將自己10來年跑遠洋船時,閱讀金庸武俠小說的經驗,化用在這黑暗、動盪的場景中。為營救落海的君山,愛勇毅然爬上3丈高空的鏢台,急迫之間,決定不讓畢生所愛的玉蘭痛失丈夫、將16尺的沉重長鏢擲向君山、穿越風暴與巨浪──「意到鏢到」,竟沒有射穿君山的身體,而是精準地射穿其的褲子,展現神乎其技的鏢法,因此順利將君山拖回船上。

 

  倖存的船員們尚未脫險,他們面臨福順號的裝件不斷被浪嚴重擊毀、海水倒灌、抽水幫浦導管斷裂;在無法繼續運轉海中扇葉的困境中,眾船員哭嚎不斷,死亡的恐懼持續加深,福順號被風暴、巨浪吞沒於黑夜怒海……

 

  《風雨海上人(下)》,為《風雨海上人》小說的下冊,出版於2000年(民國89年)7月,為「巫永福文學獎」得獎作品、1本初試漢文口語化寫作的臺語小說。由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發行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得獎紀錄
    巫永福文學獎
  • 創作中的虛構角色
    甘草、吳愛勇、潘君山、楊玉蘭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【圖片來源】 杜披雲,2000年7月。《風雨海上人(下)》,頁:431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   //   【參考書目】 杜披雲,2000年7月。《風雨海上人(下)》,頁:431-488。基隆市:基隆市文化局。丘國宣於2019年9月11日引述編撰
  • 撰寫者
    丘國宣(亞洲數位典藏)
  • 創作者
    杜披雲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創作時間
    1996
  • 資料使用語言
    繁體中文
  • 媒體類型
    文件
  • 出版者
    基隆市文化局
  • 時間分期
    戰後時期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