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中是1978年停泊在高雄港排隊等待解體的輪船,高雄在民國五十年代開始進口舊船加以拆解,到了1970年代大仁拆船專業區(1975年)、大林拆船專業區(1978年)相繼興建完成後,臺灣成為拆船王國,尤以高雄最為興盛,世界各國船隻都到高雄拆解,形成如本張照片般輪船排隊等待拆解的景象。
當年蓬勃發展的拆船業,帶動了臺灣鋼鐵、造船等相關產業的發展,但也帶來了環境污染以及危險的工作環境,除了日常不斷的死亡、受傷工安事故,在1986年發生嚴重的「大仁宮氣爆事件」後,釀成16人死亡、107人受傷,並且造成中鋼社區、中船新村、高雄海關、台糖公寓、臨海新村等計約4000戶民宅門窗破損;從此之後拆船業由盛轉衰,直到1989年,大仁宮拆船專區被收回作為第五貨櫃中心後,拆船業走入歷史逐漸消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