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以50%遮陰網遮陰之袋植扦插苗苗圃,本照片應當於冬季拍攝,苗圃中正好有三個扦插階段,照片近端是排好已裝填土壤且未扦插之扦插袋;中間有工作人員的是正再扦插的苗的苗床,而且可以看到一位女士正在架隧道式保溫設施之弧型骨架;遠端是已扦插好,並蓋上塑膠布的苗床。
為維持茶樹的優良性狀,茶樹種苗繁殖以無性繁殖為主。民國50-60年代以前,茶樹是以壓條法來繁殖茶苗,但繁殖效率低。民國60年代起,菁茶業改良場一系列研究與推廣,後改為帶葉扦插(每枝扦穗留一葉)為主,大大提高繁殖的效率,成為現在茶苗主要繁殖方式。
每年冬季為茶苗扦插繁殖之主要季節,也是育苗場最繁忙的時期。11月中旬即開始扦插繁殖工作之準備,經過整地、作畦、搭棚架、蓋遮光網、碎土過篩、土壤裝袋等一連串工作,最後進行採母穗、剪穗及扦插等最後步驟。
為方便工作通常二人一組分佈在畦的二邊,工作人員將插穗逐一扦插至裝好之土袋內,扦插完成,有些人負責在畦的兩邊插鐵條彎成半圓形,以便扦插完成充足澆水後蓋上透明PE布進行保溫、保濕工作。因插穗還未長根,故保濕工作很重要,插穗一旦缺水即宣告死亡,故蓋PE布主要的目的還是保濕為主,且可節省水源及澆水勞力,冬季2-3週澆一次水即可,扦插初步工作在此算大功告成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