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用杷子把稻梗梳理出來

人力割稻,人力脫穀,最早是用俗稱「摔桶」的設備來進行脫穀。摔桶是一個桶子,桶子內有斜放的格狀板,用人力把曬乾的稻子,將稻子擊打到桶子內的格狀板,讓乾燥稻穀掉落桶子內。為了節省人力後來發明了「機器桶」,用踩踏的方式提供動力,讓機器桶內的滾筒轉動,滾筒上有許多突出的釘狀物,把曬乾的稻子靠近滾筒,稻穀就會落下,而下方有方型桶來收集稻穀。而透過這樣的設備收集的稻穀,稻穀會夾雜著稻草或是稻梗,這時就需用耙子把雜物收集後,再把雜物撿拾出去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地點-縣市區
    宜蘭縣
  • 撰寫者
    林琨堯
  • 貢獻者
  • 時間起
    2019/08/16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