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日治時期嘉義市之鳳梨會社:以內外食品株式會社嘉義工場為例

嘉義地區在日治時期,是全島輕工業與民生工業的重鎮,煉油廠、菸葉廠、酒廠、林業廠等產業,全在鐵路沿線,各種株式會社陸續興起,也經歷二戰衝擊及戰後復甦,各產業的消長亦深刻影響今日嘉義市的都市發展與移民。內外食品株式會社算是日治時期最晚參入的日本資本,1930年(昭和5年)設置嘉義工場於嘉義白川町,可說是全臺最新式的機械化設備工場,有別於其他鳳梨工場的經營方式,在中埔一帶擁有自己的鳳梨栽種農場,採生產和銷售全包式的經營策略,甚至還籌建私有的輕便鐵道,從栽培原料、交通運輸、製造罐頭、成品販賣的一貫式經營,讓內外食品株式會社嘉義鳳梨工場有其獨特性,一直到今日,當地仍保有「鳳梨會社」這個地名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嘉義市文獻-第25期》
  • 撰寫者
    黃美賢
  • 創作者
    陳俊文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2017/3/1
  • ISBN
    ISSN 1727-8643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  • 尺寸
    18.8cm*26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