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嘉義市鞦韆節的起源、優勢與展望

「盪鞦韆」是傳統的娛樂活動之一,在嘉義市光路里,卻有個獨特的高空鞦韆賽會,且已延續兩百餘年。本研究描述光路里高空鞦韆的形貌,將之與中國、台灣原住民的鞦韆活動進行比較,探索光路里高空鞦韆賽會的起源,認為光路里高空鞦韆賽會係來台開墾先民在艱苦的環境下,受台灣原住民影響,所形成的敬神、謝神之宗教儀式。而鞦韆與玄天上帝之間本無直接關聯,是基於當時時空背景,而產生的美麗巧合。本文陳述嘉義市鞦韆節發展現況,歸納其發展節慶觀光的優勢包括了:文化性、在地性、獨特性、刺激性、可塑性。並提出讓此宗教文化儀式成功發展為特色觀光節慶的建議與展望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嘉義市文獻-第24期》
  • 撰寫者
    黃美賢
  • 創作者
    蔡昀儒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2016/3/1
  • ISBN
    ISSN 1727-8643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  • 尺寸
    19cm*26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