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古稱諸羅山,於1684年(清康熙23年)設縣,稱諸羅縣,開發極早。又因臨近府城,民俗文化多受薰染,亦人文薈萃之地。日治時期,1920年(大正9年)設嘉義郡隸屬臺南州,經發展快速,戲劇活動頻繁而多樣,不亞於府城。本文依據《臺灣日日新報》與《臺南新報》所載戲曲相關報導,作地毯式的耙梳,整理出屬於嘉義地區的戲劇活動,考查演出場域的轉換,論述戲曲劇種的發展與變遷。其目的在於進行地區性的研究,從各地區的戲劇發展過程中,探其變遷之因,究其差異之貌,進而建構臺灣歌仔戲發展史。
嘉義古稱諸羅山,於1684年(清康熙23年)設縣,稱諸羅縣,開發極早。又因臨近府城,民俗文化多受薰染,亦人文薈萃之地。日治時期,1920年(大正9年)設嘉義郡隸屬臺南州,經發展快速,戲劇活動頻繁而多樣,不亞於府城。本文依據《臺灣日日新報》與《臺南新報》所載戲曲相關報導,作地毯式的耙梳,整理出屬於嘉義地區的戲劇活動,考查演出場域的轉換,論述戲曲劇種的發展與變遷。其目的在於進行地區性的研究,從各地區的戲劇發展過程中,探其變遷之因,究其差異之貌,進而建構臺灣歌仔戲發展史。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