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臺灣溶劑工業,從日治後期矗立在嘉義市南郊的「嘉義化學工場」,絕對是不可忽略的一環,其利用臺灣南部的甘藷作為醱酵原料,製造丁醇等溶劑以供應日治末期戰時軍需之用。戰後其更名為「嘉義溶劑廠」,經歷過多次改組與轉型,現為中油「煉製研究所」。本文以省文獻會之《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─光復初期臺灣經濟建設》與中油官方出版之《石油通訊》為主要史料,這是戰後對於嘉廠的研究,前人尚未利用之文獻資料。本文論述的期間為1946年至1972年之間(民國35年至61年),嘉廠的發展與變遷,闡述嘉廠受到時局與國家工業政策等因素影響,在中油體系內的轉型與組織改組,並轉而融入中油公司事業體系,讓經營轉虧為盈,以表彰嘉廠歷年來經營成果與在臺灣溶劑工業上之貢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