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戰後嘉義溶劑廠的發展(1945年至1972年)

提到臺灣溶劑工業,從日治後期矗立在嘉義市南郊的「嘉義化學工場」,絕對是不可忽略的一環,其利用臺灣南部的甘藷作為醱酵原料,製造丁醇等溶劑以供應日治末期戰時軍需之用。戰後其更名為「嘉義溶劑廠」,經歷過多次改組與轉型,現為中油「煉製研究所」。本文以省文獻會之《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─光復初期臺灣經濟建設》與中油官方出版之《石油通訊》為主要史料,這是戰後對於嘉廠的研究,前人尚未利用之文獻資料。本文論述的期間為1946年至1972年之間(民國35年至61年),嘉廠的發展與變遷,闡述嘉廠受到時局與國家工業政策等因素影響,在中油體系內的轉型與組織改組,並轉而融入中油公司事業體系,讓經營轉虧為盈,以表彰嘉廠歷年來經營成果與在臺灣溶劑工業上之貢獻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嘉義市文獻-第20期》
  • 撰寫者
    饒嘉博、洪孟楷
  • 創作者
    盧胡彬、黃世宇
  • 時間資訊
    出版日期
    2011/12
  • ISBN
    ISSN 1727-8643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嘉義市政府
  • 尺寸
    19cm*26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