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「牛磨引集」集材

原木伐倒後散布林區內,尚待將其一一拾集於指定場地,以便裝車運出,稱為集材。日治初期未運用機械化集材之前,仍使用原始的人力集材方式。照片是「牛磨引集」集材的影像。

傳統人力集材方式有人力轉材法、木滑道集材法、木馬運送法、人力擔送法、牛磨引集法,或利用溪流,於河中打木樁的流牛輸送法。由於原始森林地勢起伏,產出的原木體積碩大、笨重,人力集材極為艱困。

牛磨又名木絞盤,係於方形木架中,插入一根直立之木絞軸,軸之上端有四個空洞,分別安插木絞桿,藉以轉動木絞軸。而鋼索一端纏住木絞軸,另一端鉤捆原木,經轉動絞桿、連動絞軸,原木即可曳起,達到引集木材的目的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發現一百年前的阿里山》
  • 撰寫者
    蔡榮順
  • 貢獻者
  • 創作者
    不詳
  • 時間資訊
    拍攝時間
    年代不明
  • ISBN
    ISBN 957-28606-5-8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財團法人金龍文教基金會
  • 尺寸
    21.8cm*14.3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