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何看上嘉義市來設置橡膠苗圃?據吳育臻研究當時總督府的一段話:「嘉義支場:基於位置及氣候的利用,主要以熱帶有用植物殖育並利用試驗為主,為期本島造林、並開發利用之途。」,表示了嘉義市剛好在北回歸線通過附近,兼具熱帶與副熱帶的物質,不同於日本本土的溫帶,又嘉義市平原和丘陵兼具,使得總督府選擇了嘉義市發展熱帶栽培業。本照片屬印度橡膠樹種的造林,係1909年(明治42年)10月日本政府於嘉義公園東邊鄰接山仔頂附近所造之林地(共4甲2步)。
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何看上嘉義市來設置橡膠苗圃?據吳育臻研究當時總督府的一段話:「嘉義支場:基於位置及氣候的利用,主要以熱帶有用植物殖育並利用試驗為主,為期本島造林、並開發利用之途。」,表示了嘉義市剛好在北回歸線通過附近,兼具熱帶與副熱帶的物質,不同於日本本土的溫帶,又嘉義市平原和丘陵兼具,使得總督府選擇了嘉義市發展熱帶栽培業。本照片屬印度橡膠樹種的造林,係1909年(明治42年)10月日本政府於嘉義公園東邊鄰接山仔頂附近所造之林地(共4甲2步)。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