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嘉義製材工場大型鋸木設備

1899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上蘊藏豐富的林木,1906年由民間大阪合名會社藤田組著手經營阿里山森林,後因其資金短絀,於1910年收歸國有,成為官營伐木事業。

1912年,阿里山開始伐木事業,同年底阿里山─嘉義間森林鐵道建設完成。1913年將原木自阿里山上運出,1914年底,營林所貯木場與嘉義製材工場落成,位於現在的嘉義文化中心附近,工場建築係由高山節繁技師設計,佔地一千餘坪,包含兩層樓及三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物,內部區分為製材區、鋸屑室、修理室、仕分室、乾燥室、動力室等。

本照片所示大型鋸木設備係向美國Allis Chalmers公司購買,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鋸木機械。1941年12月17日中埔大地震將原製材工場震毀,目前保存的木構造製材工場係於地震後易地興建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嘉義寫真-第六輯》
  • 撰寫者
    林榮燁
  • 創作者
    不詳
  • 時間資訊
    拍攝時間
    年代不明
  • ISBN
    ISBN 978-986-05-2969-2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  • 尺寸
    22.9cm*14.5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