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2年阿里山森林鐵路開通,阿里山森林開始大量開發,嘉義市現今市立文化中心的位置,除了有森林鐵路通過、設有當時東南亞最大製材廠,以及規模龐大總面積達160,000多坪,水域面積9,500餘坪的五個貯木池,浸貯阿里山木材,其中以珍貴的檜木居多,因此又檜池(或稱杉池)。
本照片前景即貯木池旁的貯木場,位置約在嘉義市立文化中心現址及其周邊。照片上有架空式鐵索捲立機械,左側三角型結構物則是高20公尺,移動距離200公尺起重機裝卸木材的天車,背景聳立的煙囪即是1914年開始運轉的營林所嘉義製材場。
1912年阿里山森林鐵路開通,阿里山森林開始大量開發,嘉義市現今市立文化中心的位置,除了有森林鐵路通過、設有當時東南亞最大製材廠,以及規模龐大總面積達160,000多坪,水域面積9,500餘坪的五個貯木池,浸貯阿里山木材,其中以珍貴的檜木居多,因此又檜池(或稱杉池)。
本照片前景即貯木池旁的貯木場,位置約在嘉義市立文化中心現址及其周邊。照片上有架空式鐵索捲立機械,左側三角型結構物則是高20公尺,移動距離200公尺起重機裝卸木材的天車,背景聳立的煙囪即是1914年開始運轉的營林所嘉義製材場。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