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5年,臺灣割讓日本,蘇家祖先認為要再前往中國大陸祭祖恐不容易,於1896年向嘉義街長蘇孝德購買其別墅(即位於現在的垂楊路326號),將其整修為蘇氏家廟,之後在1939年成立了蘇氏宗親會。台灣光復後,1958年原宗親會擴大成蘇周連宗親會,名稱也改為蘇周連宗祠。
本宗祠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之祠堂,作為大嘉義地區蘇氏祭祖與宗親聯誼。嘉義民間有言:「嘉義蘇氏半嘉城」,蘇氏族人蘇孝德、蘇育奇曾任嘉義區長,開設美記商行,頗有名氣,與嘉義市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發展關係密切。祠內安奉蘇周連神位及蘇氏先祖考取進士,受封位之神位 31尊,及蘇氏救命恩公洪公祖之特殊神位。本建築為豪華民宅改建祠堂之範例,屬傳統閩南風格,全棟五開間,一進式三合院,門楣有精美的木雕及彩繪,木構窗戶開啟設計特殊,步口廊、穿斗式屋架,簷下吊筒間以弓形方樑互拉,樑及椼引之間,每一開間再做出兩組斗座草,做工精緻細膩,具有藝術價值。
本照片於1954年蘇氏祭祖時,背景建物蘇周連宗祠已於2000年列為市定古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