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擔沿街叫賣的場景是臺灣早期日常所見。照片為日治時期嘉義街頭挑擔販賣香蕉的影像,婦女向挑夫購買香蕉,一旁婦人手牽孩童另一手懷抱幼兒的鏡頭,含有人情味,充滿鄉土情懷。
日治時期到戰後1970年代,挑擔販賣水果的行業普遍。庶民沒有能力開店經營者,只要一根扁擔,一副擔繩與籃子,裝滿水果沿街叫賣兜售,就能有交易收入,此種營業方式和民眾購買習慣有關,肩挑重擔沿街販售雖然辛苦,還可養活一家人。
香蕉果形呈微弓狀,臺灣人將一串香蕉叫做「一弓」,因此香蕉的臺語名字被稱為「弓蕉」。香蕉是熱帶地區的水果,臺灣中南部因為氣候條件適合種植,產出的香蕉味道較香甜,口感更有彈性,受到愛吃甜食的日本人喜愛,在日本被奉為上等水果,殖民時期臺灣總督府宣傳資料,形容香蕉是臺灣最好吃的水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