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於1949年(民國38年)成立貨運服務總所,嘉義火車站設有嘉義貨運服務所。照片是嘉義鐵路貨運服務所第二號倉庫於1950年(民國39年)9月3日落成啟用。
鐵路局嘉義貨運倉庫位於嘉義火車站體的西北側,在南北縱貫鐵道西側有側線軌道銜接倉庫。嘉義鐵路貨運倉庫群由八棟大小不一的建築物組成,包括第1至5號倉庫,以及丸三、丸嘉、丸西倉庫,採一字型模式連結,總長度約三百公尺。日治時期倉庫附近有許多大型煤炭堆積場,當時煤炭是帶動工業經濟的主要能源,黑烏烏的煤炭被稱為黑金。1932年(昭和7年)嘉義市實施町名改正,嘉義火車站鐵軌以西範圍被命名為黑金町,而鐵道倉庫一帶俗稱為黑金段。
鐵道運輸具有快捷且大量運送貨物的功能,是日治時期到戰後臺灣貨物運輸的主力。鐵道貨運業務需備有貨物專用車廂、車臺,並於車站側線鋪設軌道連接倉庫,以構成貨物運輸網絡,其中的倉儲、倉庫是不可或缺的設施。民國60年代之後,公路汽車貨運發達,且能提供「及門性」服務,逐漸成為貨物運輸主流。鐵路貨物運輸式微之後,鐵道倉庫也隨之閒置、廢棄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