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後臺灣地區結核病流行猖獗,民間俗稱結核病為肺癆病,死亡人數高居十大死因之一,當時尚無藥物有效抗病。嘉義防癆協會於1958年(民國47年)4月29日召開第六次理監事聯席會議,嘉義縣長黃宗焜以及林淇漳、劉傳來、詹添木等醫師與會。
1949年(民國38年)1月,衛生部南京結核病防治院隨同中央衛生實驗院遷移臺灣,將部分醫療器材及工作人員配置在嘉義,設立結核病門診部,辦理防癆示範,民間也自發性籌組防癆協會研究與配合,顯見當時嘉義對防癆醫療工作的重視。
1950年(民國39年)5月,臺灣省立結核病防治院成立,翌年嘉義結核病門診部改組為嘉義結核病防治中心。爾後陸續在臺北、臺中、嘉義、臺南設置結核病防治院,全面推廣防治工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