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嘉義公園辨天池(二)

嘉義公園於1910年(明治43年)8月始建,1911年(明治44年)11月舉行開業式,是台灣在明治時期設立的十三個公園之一。

嘉義公園設立之初,除花草樹木與遊憩設施,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政教思維,園內曾設有辨天池,祀奉七福神之一的辨財天。並建神社,依日本神道精神與建制,於公園東南方森林內,配置石燈籠、鳥居、高麗犬,手水舍,神輿庫等。

此外,還陸續設置了乾隆皇帝位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亂御筆所題的「福康安生祠」碑,1906年(明治39年)嘉義大地震的「丙午震災紀念碑」,警察官吏殉難紀念碑、太保樓,仿自比利時的尿尿小童像,炮臺,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、孔廟、射日塔,甚至阿里山林鐵21號蒸汽火車頭等,其內涵之多元,見證嘉義百年歷史的風華與變遷。

嘉義公園中樹木蓊蔚,丘陵起伏,澗水環迴,苔徑曲折,池亭水榭,布置有方,異木奇花、四時不謝,身臨其境,俗慮皆消,尤其新雨初晴,碧空雲淨,夏木滿園,翠嬌欲滴,奇花繞徑,紅媚如嫣,嫩草蒙茸,漲綠同流水。1948年(民國37年),當時嘉義市長宓汝卓召集地方仕紳與文人雅士黃文陶、林玉書、許藜堂等人,成立新八景評定委員會,評選出嘉義地區具代表性之景觀,「公園雨霽」即其一,當代詩人賴子清有詩云:

異卉奇花映霽巒。茅亭倒浸夕陽灘。半村半郭遊忘倦。宜雨宜晴興未闌。

祠祀王樓崇得祿。勳銘碑石紀康安。風光史跡稱雙絕。曳杖尋詩耐久看。

本照片中的辨天池有一拱形橋跨越池水,池中島建有辨財天祠,奉祀辨財天。辨天池四周林蔭蔽日,綠野蒼翠、林鳥爭鳴,成為當時嘉義公園休閒的勝景之一,惟拱橋與辨財天祠均已不在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嘉義寫真-第五輯》
  • 撰寫者
    林榮燁
  • 創作者
    不詳
  • 時間資訊
    拍攝時間
    年代不明
  • ISBN
    ISBN 978-986-03-8269-3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
  • 尺寸
    22.8cm*14.1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