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大通(中山路)(三)

照片是由嘉義街役場望向西側大通,當年街役場現址為中山路201號。街役場所在之華廈,為1915年(大正4年)6月興建完成的嘉義廳畜牛保健組合事務所。由嘉義廳和嘉義農會各分擔一半的費用,建築完成,當年建坪141坪,鋼筋磚造、號稱文藝復興式的建築巍立市街,十分醒目。1920年(大正9年)地方行政制度改為州廳制,嘉義郡下成立嘉義街役場,1922年(大正11年)街役場向農會借用其大農館,至1930年(昭和5年)嘉義街役場因升格而改稱嘉義市役所,並在次年11月以65,000圓買下郡役所衙署後才遷走。每年年底街役場和商工協會常在街役場前合辦拍賣會。今此樓已拆除,2003年(民國92年)改建為分層出租的華德大樓。

日治初期,1901年(明治34年),台灣總督府廢臺南府為台南縣,其下設有台南廳與嘉義廳。
1920年(大正9年),兩廳合併為台南州。嘉義廳改為嘉義郡,郡下設街、庄,現在的嘉義市成為嘉義郡下的嘉義街,其行政中心嘉義街役場即本照片所示。到了1930年(昭和5年),嘉義街升格為嘉義市,仍隸屬臺南州,因而,照片上同一棟建築物由嘉義街役場變成了嘉義市役所,只是它的壽命不長,同年12月21日,嘉義發生大地震,照片上的嘉義市役所建築物不幸被震壞,人員搬遷到嘉義女子公學校的講堂辦公,建築物則於隔年後被拆毀。
嘉義市役所大樓的舊地址在北門町,就是現在中山路吳鳳北路口,鄰近原嘉義郡役所及稅務出張所等日治時代重要官署。
本照片中街角建築於戰後初期為台灣新生報使用,隔壁是軍方的「和平日報」(現讀書人廣場),後來,陸續作為嘉義市農會及新光大樓,在對街角有一處「人力車招呼站」,照片左下角可見到在此等候客人的人力車,當時正舉辦商展,橫路中山路有「嘉義聯合大賣出」牌樓,已可見中山路熱鬧商圈的雛型。
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嘉義寫真-第二輯》
  • 撰寫者
    黃阿友、林榮燁
  • 貢獻者
  • 創作者
    不詳
  • 時間資訊
    拍攝時間
    年代不明
  • ISBN
    ISBN 957-01-2042-8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嘉義市文化局
  • 尺寸
    22.8cm*14.9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