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早期沿街叫賣的布販

和氣生財的布販拉著兩輪的攤車沿街叫賣,三名赤腳的女童,站在旁邊指指點點的看著各種花色的布疋,不勝欣羨的樣子。傳統社會因為没有成衣工廠,準備家人的衣服是婦女的的重要工作之一,所以彼時的婦女在結婚前一定要學女紅,學會紡紗織布以及縫製衣服。不過臺灣女性自清代以來因布匹甚至衣服主要購自中國,所以所學女紅以刺繡為主。清末開港後,洋布在臺灣大受歡迎,日治後穿洋服者日多,洋布在臺灣銷售日廣,從日治中期到1950年代,傳統婦女也去學洋裁,布莊、布行增多,連街頭吆喝叫賣的布販也跟著增加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資料來源
    《歲月:嘉義寫真》
  • 撰寫者
    房婧如
  • 創作者
    不詳
  • 時間資訊
    拍攝時間
    年代不明
  • ISBN
    ISBN 957-02-7269-4
  • 媒體類型
    圖書及手冊
  • 出版者
    嘉義市文化局
  • 尺寸
    22.1cm*14.9cm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